聯系電話:
18502669006

Elisa實驗:如何判斷樣本是否需要稀釋?
在ELISA實驗中,判斷樣本是否需要稀釋是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關鍵步驟。以下是核心判斷原則和操作流程:
核心判斷原則
目標分子濃度預判?
高濃度樣本?(如血清IgG、疫苗抗體、純化重組蛋白):通常需要高倍稀釋(如1:100~1:1000),以避免“鉤狀效應"(過量抗原導致信號值反常降低)?。
低豐度樣本?(如細胞因子、神經營養因子):建議稀釋倍數≤1:10或直接使用原液檢測?。
試劑盒性能匹配?
稀釋后樣本的OD值應落在標準曲線最高值OD值的半量程內(例如標準品最高OD=2.4時,目標OD≈1.2),此時計算誤差最小?。
標準曲線范圍需覆蓋樣本預期濃度,否則需調整稀釋比例?。
實驗設計需求?
橫向比較實驗需統一所有樣本的稀釋倍數,消除基質差異?。
時間梯度實驗可根據預期濃度變化預設差異稀釋方案(如0h 1:10,24h 1:100)?。
操作流程
預實驗與梯度稀釋?
對未知濃度樣本進行初步稀釋(如1:10、1:100、1:1000),檢測OD值?。
選擇使OD值接近標準曲線中高濃度點(如OD≈1.2)的稀釋倍數?。
驗證鉤狀效應?
若高稀釋倍數樣本OD值高于低稀釋倍數,提示存在鉤狀效應,需進一步稀釋?。
重復性與精確度評估?
復孔檢測CV%應<20%,若差異大需排查加樣誤差或污染?。
常見問題處理
假陽性?:類風濕因子干擾樣本可加熱滅活(100℃ 1分鐘)?。
信號異常?:溶血樣本需棄用,EDTA濃度需<5 mM?。
通過以上原則和流程,可精準判斷樣本稀釋需求,確保檢測結果落在標準曲線線性范圍內?。
注:以上僅供參考,不作為實際數據,實驗需嚴格遵循說明或咨詢技術老師。
天津本生一直視質量控制為企業的生命,追求企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。公司在經營中始終秉承:遵紀守法,嚴于律己,寬仁以待,敢于承擔的企業精神作為標準,以過硬的質量和優良的服務來維護和拓展市場,較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。與客戶的共贏,是我們的發展目標,本生,您信任的合作伙伴!
上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