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系電話:
18502669006

ELISA實驗“避坑指南":盤點那些影響結果的潛在誤差
以下是針對人白介素23(IL-23)ELISA檢測試劑盒實驗中影響結果的潛在誤差及避坑指南,本生結合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進行系統梳理:
一、標準曲線不佳(R2<0.99)
原因與解決方案?:
標準品處理不當?:未充分溶解或稀釋時混勻不凈,導致濃度偏差。需使用指定稀釋液,溶解后短暫離心,梯度稀釋時更換槍頭并充分吹打/渦旋?。
加樣誤差?:移液器未校準或加樣速度不一致。應定期校準移液器,保持垂直加樣,避免觸及孔底?。
孵育條件不穩定?:未密封酶標板或溫度波動。需使用封板膜,恒溫孵育避免疊放?。
二、背景信號過高(假陽性)
原因與解決方案?:
洗滌不充分或過度?:殘留未結合抗體或破壞抗原-抗體結合。建議使用含0.05% Tween-20的緩沖液,每孔注滿洗液,浸泡30秒-2分鐘后拍干,重復3-5次?。
封閉不凈:封閉劑濃度不足或時間過短。推薦使用BSA或脫脂奶粉,封閉1-2小時(可4℃過夜),恢復室溫后清洗?。
樣本干擾?:如異嗜性抗體或類風濕因子(RF)。需優化樣本預處理(如離心去雜質),或使用阻斷劑?。
三、顯色靈敏度低(信號弱)
原因與解決方案?:
洗滌過度?:洗板次數過多或沖擊力過大。需按說明書控制洗滌次數與力度。
底物失效?:TMB未避光保存或顯色時間不足。現配現用,避光保存,顯色時間需優化。
抗體濃度不當?:過高導致非特異性結合,過低降低靈敏度。需通過預實驗優化抗體工作濃度?。
四、操作流程誤差
關鍵控制點?:
樣本處理?:避免溶血、反復凍融,長期保存需分裝-80℃;檢測前離心去雜質?。
加樣一致性?:使用多道移液器減少操作時差,保持加樣速度均勻?。
設備校準?:定期校驗移液器、酶標儀,確保數據準確性?。
五、試劑與環境因素
試劑質量?:避免不同批次混用,顯色劑現配現用,平衡至室溫后再使用?。
溫度控制?:孵育溫度允許±1℃誤差,水浴或金屬濕盒可減少波動?。
六、結果判讀與驗證
標準曲線驗證?:R2需>0.99,最高孔OD值>1.0,空白孔OD值<0.2?。
復孔差異大?:檢查加樣時間、孵育條件一致性,樣本稀釋前充分混勻?。
通過系統優化上述環節,可顯著提升IL-23 ELISA檢測的準確性與重復性。若需進一步排查問題,建議結合具體實驗現象聯系技術支持?。
注:以上僅供參考,不作為實際數據,實驗需嚴格遵循說明或咨詢技術老師。
天津本生一直視質量控制為企業的生命,追求企業競爭力的不斷提升。公司在經營中始終秉承:遵紀守法,嚴于律己,寬仁以待,敢于承擔的企業精神作為標準,以過硬的質量和優良的服務來維護和拓展市場,較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。與客戶的共贏,是我們的發展目標,本生,您信任的合作伙伴!
下一篇:如何正確使用深孔板磁力架?